《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郭志強 | 北京報道 10月12日,已連續多月保持月度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出口量第一的核酸檢測試劑廠商圣湘生物披露業績預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36億元,同比增長13.81倍,預計扣非后凈利潤為19.5億元~20.5億元,同比增長區間為151.9倍~159.7倍。
近兩周以來,海外多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急劇反彈的狀況,英國、法國、羅馬尼亞等國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均創新高。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0月9日,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3636萬,較前一日新增確診病例超過35萬,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05萬。
近日,圣湘生物董事長戴立忠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盡管中國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對于非洲、東南亞和南美洲一些國家來說,醫療基礎相對薄弱,且人口眾多,疫情防控壓力仍較大,歐洲近期疫情又出現反復,海外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的需求可能持續全年?!?
海外1.3億人需新冠病毒檢測?
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是目前確診感染的首選方法,也是“金標準”。
從產能角度看,國內核酸檢測試劑的生產能力有較大的富余。公開信息顯示,截至8月5日,國內35個企業的44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獲得國家藥監局審查批準,其中包括23個核酸檢測試劑、 21個抗體檢測試劑。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在8月5日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也披露,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努力,我國核酸檢測試劑周產能達到了4648萬人份,核酸檢測設備周產能達到1200余臺。
核酸檢測試劑富足的產能為中國疫情物資出口海外奠定了基礎。
近日,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黨委書記、副會長孟冬平公開披露,今年3月1日至8月9日期間,中國防疫物資出口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總價值3311.1億元,其中新冠病毒檢測試劑4.33億人份,呼吸機19.1萬臺,口罩(醫用及民用)1277億只,紅外測溫儀6876萬件,護目鏡1.95億副,防護服10.7億套。
海外二次疫情來勢洶洶,但核酸檢測試劑的需求也在全球區域出現不平衡。
9月29日,一位核酸檢測試劑廠商的海外市場銷售負責人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從區域來看,最近幾個月歐洲市場對核酸檢測試劑的需求增速很快;東南亞的核酸檢測試劑需求呈現穩步增長趨勢;受地域和醫療條件等因素影響,非洲地區核酸檢測需求也處于上升期;南美洲市場多用抗體檢測方式,目前核酸檢測試劑需求也在逐步增大。
按照天風證券預測,海外疫情仍處于緊張期,對于試劑盒的需求較大,海外約有1.3億人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對應核酸檢測市場空間為126億元,抗體檢測市場空間為25億元。
部分核酸檢測試劑廠商海外出口開始放量
今年4月,國信證券研報就預測,在疫情仍未完全緩解的情況下,受制于經濟壓力的美國部分州、日本、歐洲部分國家相繼放寬隔離要求,加之第三世界國家疫情逐漸發展,預期海外可能出現第二波疫情。
進入9月,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公開表示,“英國即將面對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這是不可避免的。”路透社也確認,第二波疫情正席卷整個英國。
“歐洲已經出現明顯的第二波疫情趨勢,從我們過去幾個月的出口數據來看,我們銷往歐洲的出口增加量非常大,特別是法國市場近期已連續采購多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法國已成為公司新冠產品第二大出口國家?!苯?,圣湘生物國際部負責人袁思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國內核酸檢測企業為海外標桿實驗室提供技術支持服務
“針對海外二次疫情,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建立以法國為中心的運營中心,進一步加大對歐洲等海外市場的支持?!睋冀榻B,他帶領的圣湘生物海外市場開拓團隊自國外疫情暴發后一直非常忙,目前圣湘生物新冠核酸檢測方案已成為法國、阿聯酋、菲律賓、孟加拉國、塞爾維亞、土耳其以及西非國家等抗疫核酸檢測主導方案,在部分國家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產品市場,占有率超過80%。
“國內很多核酸檢測試劑廠商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國內,要在海外市場經受住考驗,對于企業產品質量和服務體系要求極高?!鄙衔奶峒暗哪俏缓怂釞z測試劑廠商海外市場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在諸如韓國、南美等地區也出現了一些核酸檢測試劑產品,但由于技術成熟度、供應能力和服務能力的差異,各國核酸檢測試劑廠商的海外市場表現也千差萬別。
據“時報新藥觀察”報道,圣湘生物始終保持月度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出口量第一的位置,截至9月23日,9月份的出口量已超過8月份;7、8月份,華大基因僅次于圣湘生物,排名行業第二;但到9月份,排名出現變化,東方生物上升至行業第二,華大基因屈居第三。
一位體外診斷市場分析人士給《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算了一筆張,假設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確診病例不超過1000萬,待疫情持續向好,按檢測覆蓋倍數(總檢測量/累計確診)50X預計,共需5億人份檢測試劑盒,預計新冠病毒檢測產品出廠價格在70~100元/人份,如果按出口價格70元/人份保守估計,市場空間在350億元。
國信證券研報分析稱,新冠疫情對國內體外診斷企業而言,有利有弊,盡管企業的傳統業務受到影響,但同時新冠病毒檢測也利好全年業績。具備優秀生產、研發能力的企業也借此次機會打開外銷渠道,提高品牌海外影響力。